从去年5月底,百亿私募「阜兴系」爆雷开始,私募爆雷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而今年以来,从资历与财力都雄厚的诺亚踩雷,到金城集团爆雷,再到陆金所代销产品逾期,私募业内早已硝烟四起,不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大财阀,都很难轻松避坑。
另外,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8批失联私募名单显示,失联的私募公司达777家,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68家私募公司失联,较2018年上半年的163家增加6成。
但除了危机四伏的私募之外,还有一种更容易踩雷的高风险产品,近年越来越火热的——私募债。
什么是私募债呢?这是一个需要和私募区分的概念。大致上,私募指私下发行的基金,而私募债就是私下发行的债。
我们都知道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要融资,会通过在公开市场发债,并且经受评级和证监会审核,从而达到公开交易的方式。但一些小型的或房地产类的公司要融资的话怎么办呢?
那些资质不够的公司无法实现银行贷款,也不能找信托或私募,于是他们找到了私募债。
虽然私募债这个产品是一直存在的,但过去一直在小众圈内对金融机构开放,普通投资者接触不到,流通性很差,在国外一直被称为垃圾债。
而现在,那部分需要钱又拿不到钱的公司,就会通过金融机构把这种产品包装成“定向融资计划”发给普通投资者。
定向融资计划示意图
于是私募债在投资市场里越来越火热,但它的风险是难以预估的,尤其当私募债越来越火的现在,在兑付阶段,它的风险会越来越高。
这里面的蹊跷和隐患,又有多少呢?
鲤智汇的风控团队最近测评了一个来自东部沿海某城市的产品,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私募债产品。
风控团队在拿到产品计划书的第一步,就是看产品的融资方、担保方、管理方。
这一步的目的,是判断产品是否存在「自融」。如果发现这三者之间存在关联,甚至背后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同一个,那这个产品就是自融或自担产品。
而要查融资(发行)方、担保方、管理方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背后的股东或旗下子公司来判断。
如果股权关系比较复杂,则需要重点把握这三者的“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是否一致或有关联。
这里我们推荐天眼查和企查查这两个App。
产品交易结构图
以上面这个产品为例:
我们在天眼查里查到,该产品发行方的大股东是XX财富,持股99%,而其销售方也是XX财富,其受托管理人XX保理的大股东则是XX财富的全资母公司。
也就是,发行、销售、管理方三者之间是有紧密关联的,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就是一个自融项目。
那自融项目到底是什么,又存在哪些看不见的风险呢?
隐藏风险1:不受第三方监管
大多数情况下,管理人应以客户利益为第一,独立管理客户委托的财产。
但如果管理人与融资方的背后是同一个实际控制人,那管理人很可能就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而客户就成了把自己递给猎人的韭菜。这就是「自融」项目。
更危险的是,大多数具有「自融」行为的产品,其背后都有自有资金池,也就是可以不受第三方监督地流转资金,那这里的风险就显而易见了。
除了「自融」外,上面的这个产品还存在「自担」风险。也就是,融资方与担保方也有关联。
自担的项目比较常见,但是仍然需要分析担保措施的真实力度。如果融资方与担保方是同一实际控制人,这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担保,这种形式的担保信用显然是非常低,甚至可以说形同虚设。
隐藏风险2:金交所发行项目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这个产品的发行场所是西南某省会城市金交所。
首先,一个东部沿海城市的产品,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找到西南的金交所发行呢?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地方金交所多采用备案制,对项目不做实质性的审查。
地方金交所即金融资产交易所,是指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地方政府金融办监管的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
但金交所不在「一行两会」监管之列,对备案产品的投资价值或收益也不做任何判断或保证,只起到登记备案的作用。
更有部分金交所实质上已成为游离于有效监管之外的全牌照金融机构,演化为影子银行。
监管缺位是金交所很大的一个风险隐患,也就意味着在金交所发行的产品偿债风险、经营风险都要由投资人自行承担。
所以,我们在选择产品时,也要留意它的发行场所是否是地方金交所。
隐藏风险3:监管银行无意义
最后还有一点,是看监管银行。监管银行最主要的职责是产品发行和交割环节的资金监管责任,管理资金的划转。
但如果产品资金未形成闭环,那么在产品运作期间,监管银行并不能有效监控资金,发行方对资金的使用限制非常小,失去了监管意义,这里隐藏的风险是巨大的。
就像我们开头说到的「阜兴案」:
在出现兑付问题后,投资者纷纷前往上海银行维权,但由于上海银行并非代销,只是负责托管,并起不到什么作用,近万名投资人300亿的资金黑洞,始终悬而未决。
我们仍然以上面的产品为例,这是一个把不良资产作为投资产品的私募债项目。
所谓不良资产指的就是一些坏账,比如银行收不回的贷款、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收不回的帐等。
目前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并不透明,也没有公允价格。自去年末到今年8月,市场上不良资产的价格下降了10%-30%。
同时,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在增大,风险也在增加。去年底,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私募基金东方成安实控人和总裁就双双人间蒸发了。
而不良资产的价值正在于它的底层资产,也就是抵质押物的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
从该产品的计划书里,我们发现,它的底层资产是11项债权,虽然有抵押物,但是底层资产并不清晰。另外,抵押物都是一些商业地产、用房或是专用设备,属于不易处置资产,因此抵押价值也不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业地产的抵押价值是低于住宅地产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债权的收购基准日、债权资料的齐全程度、债权所处地的经济环境等,来判断产品的风险承受力。
通常情况下,收购基准日越近、资料越齐全、所处地的经济环境越稳定,则项目风险越低。
但如今经济状况总体下行,抵押物的资产也不太卖得出去,不良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回报很漫长。这一点,我们建议投资者也要适时考虑进去。
我们提出要对私募债有所警觉,初衷并不是要一棒打死所有私募债的产品,而是希望投资者们能认清私募债的真面目,理性决策。
毕竟,私募债的风险极高,加上销售们“低风险高收益”的信口担保,普通投资者更容易踩雷。
如果没有判断清楚就下决策,一旦爆雷,就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了。
按照上文中所提的分析顺序和避雷技巧,仔细分析判断,总能找到合适的产品。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 最好是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监管范围内
● 产品的发行人、承销商、受托管理人、经纪商、担保方应避免有关联
● 监管银行可监控整个资金闭环,避免自融资金池运作风险
● 产品的底层资产要清晰
● 产品收购基准日较近,所处地区经济状况稳定
● 抵押物价值高,处置能力好
● 高风险需要对应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