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你知道何为“失能老人”?又该如何预防?一文告知你答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7 09:30:3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研究表明,到2030年,我国的失能老人人数将突破7700万。

所谓的失能老人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这些老人无法完成洗澡、穿衣、吃饭、上厕所、上下床、室内走动等能力,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那么,这些老人为何会失能呢?

1、疾病因素

疾病是造成老人失能的首要因素。调查表明,各地区老人患慢性疾病的几率高达90%以上,其中70%以上可因后遗症而失能,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些疾病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可引发诸多并发症,最终使老人失去自理能力。

2、肌肉流失

肌肉可以起到稳定关节、支撑身体、产生热量等作用,可帮助人体保持平衡,从而实现站立、奔跑、伸走、行走等动作,因此老年人若想拥有自理能力,肌肉的作用十分关键。

然而人体的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不断在流失的,一般老年人到了60岁之后肌肉流失速度会越来越快,到80岁以上,肌肉流失将高达50%,这将增加老年人骨折、跌倒等几率,最终导致失能。

那么,老年人应如何预防失能?

1、合理饮食

老年人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无论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维生素,均应适量摄入,有条件可接受专业的营养指导,如出现营养不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2、适当运动

建议老年人多进行一些户外锻炼,如太极拳、快走等,运动除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改善肌肉、骨骼的功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及耐力、平衡力等,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3、改善生活环境

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稍有不慎便容易跌倒,因此,家人应给老年人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家里的家具、物品摆放整齐,还可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对家里的设施作必要的改造,注意水、电等设施的安全,有条件还可安装报警装置。

4、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定期到医院体检,关注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情况,对于骨关节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等,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如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减退或是认知功能减退,也应及时就诊,避免病情继续进展。

5、避免绝对静养

老年人应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可长期卧床,此外受伤之后也应尽可能进行康复训练,以免因绝对静养而造成“废用综合征”。

老年人一旦“失能”,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应从生活小事做起,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家人也要负担起照顾的责任,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一旦发现家里的老人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等问题,要及时带老人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