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知识
含义: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三要素: 本体、喻体、喻词。
例句: 小妹妹( 本体 ) 的脸好像 ( 喻词 ) 一个红苹果。( 喻体 )
作用: ①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 ②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易于理解、接受; ③(记叙文中描写事物)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
公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 地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
例如: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妹妹的脸比作红苹果,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小妹妹的脸红。
含义,把物人格化,把不具备人动作和情感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情感的样子。
例句: 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作用: 赋予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和动作,使具体的物人格化,达到生动形象、表意丰富的效果。
公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拟人化,赋予.…..
以人的思想、动作、情感,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
例如: “风雨时瑟缩在窝里的小鸟,现在活跃地用它婉转的歌喉唱出了悠扬的曲调”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3分)
答: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把小鸟当成人来写(1分),赋予小鸟人的行为-一雨后歌唱,且曲调悠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小鸟欢快的样子(1分)。
含义、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
例如: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用: 句式整齐,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言气势,便于抒情,加强表达效果。
公式: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特点,增 强了文章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之情。
例如: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 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怀里,好像正在熟睡……”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加了语言气势,强调了卢沟桥狮子形态各异的特点。
含义: 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例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作用: 突出特征,引起联想效果,给人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公式: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事 物......的特征(特点),表现了…...的情感。
例如: “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
答: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教室的特别安静,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含义: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的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例句: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作用: 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鲜明突出
公式: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把…..与.……进行对比,突出了…..…的特点。
例如: “两只小蚂蚁非常不幸地掉入到玻璃杯中,他们无数次尝试从杯壁像上攀爬,一个小时过了,一只蚂蚁依旧还在坚持,越挫越勇,最终爬出了杯子,另一只蚂蚁却选择了放弃,静静地躺在杯底,听天由命。”分析句子的作用。
答: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越挫越勇的蚂蚁和听天由命的蚂蚁进行对比,突出了爬出杯子蚂蚁敢于直面困难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含义: 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重复出现。
例句: 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活泼,像泉水的叮咚,让人清爽。南国的红豆啊,红得艳丽。像朝阳的初生,让人神往。作用: ①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③让文章的脉络层次更清晰
公式: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多次强调了…….突出了.强烈地表达了……情感。
例如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运用了什么修辞,好什么作用?
答: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多次强调了一百五十里,突出了行车的洒脱以及草原的辽阔和平坦。
含义: 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作用: 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公式: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经据典,含蓄典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含义: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句: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作用: 语言凝练,整齐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公式: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发了……情感,句式整 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含义: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例句: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作用: ①自问自答,引人注意; ②启发思者;③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公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 (表现了)....的特点(的感情)。
含义: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
★作用: ①态度鲜明; ②加强语气,抒情强烈。
例句: 你怎么能不承认你的错误?
公式: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烈地表达了….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