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军衔制度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军衔简史:近代军衔制度是如何植入中国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6 10:00:34    

清末新军服制(来源:《民国军服图志》)


自洋务运动开展以来,清朝军队开始了漫长的近代化转型。甲午战争之前,清军30多年的军事变革主要体现在军事装备的革新上,军队制度、军队管理还是沿用着传统的那一套东西,这种以中国体制为主,兼用西方先进技术器械的做法,契合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原则,被认为是原则性和灵活性完美结合的良法美意。

甲午一战,不仅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也宣告了清朝军事变革的失败。事实证明,清朝传统的军事体制远远不能适应近代化战争,将领腐化,士兵堕落,百弊丛生,毫无战斗力。鉴于此,清廷在战后决定仿照西法编练一支新式军队,以取代落后的淮、练、绿营诸军,所谓西法,即在编制、装备、操法上完全仿效西方,这其中也包括西方军衔制度。

西方军衔制度诞生于15世纪,当时封建领主的私人武装逐渐被王权下的常备雇佣军取代,而常备雇佣军来源于农民、自由民、市民、破产骑士,他们属于社会下层,有着强烈的按战绩升迁、冲破门第的愿望。于是,一种类似于贵族爵位的、可以保障自己荣誉、地位和待遇的衔级称号应运而生,这便是军衔。

拿破仑16岁时获得了炮兵少尉军衔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拿破仑时代,西欧各国军队的军衔等级设置与军队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关系已形成完整体系,并沿用至今。例如作战编组单位集团军、军、师、旅、团、营、连,对应的军衔分别是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

清廷引进西方军衔制度,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扭转重文轻武的风气,培养尚武精神。清末内忧外患不断,清廷更加依赖军队维护统治,因此有意改变重文轻武的局面,提升军队将领的地位,改进军队将领升迁机制,以吸引武备各学堂的毕业生和游学回国的优秀青年参军。

北洋水师服制


二是改变军官冗滥、使用混乱的局面。清廷传统武职体系之下,武将多而滥,军中存在各种托关系走后门的人,武将的任用上,也没有严格的原则和规定,有时候后补提督只能当个小头目,有时候千总都能指挥将领,官职与官衔严重不协调,不成体统。

推行军衔制度,可以提升军人的社会地位,增强军官的荣誉感,激发其为国奉献精神,还可以刷新军队人事管理,形成科学的军官升迁和任用制度,增强军队战斗力。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廷为巩固摇摇欲坠的统治,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改革,即清末新政,军事全面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1903年,清廷成立了总理练兵处,命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铁良为帮办大臣,统一制定新军制度法规、督练全国新军。

奕劻(中)与满洲贵胄学堂学生


次年12月,在袁世凯的主导下,总理练兵处会同兵部向清廷奏呈《另定新军官制事宜》,提议“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章”,建立新军的阶位品级制度,即将军官分为三等九级,以取代旧的武将官阶制度。三等九级制度规定如下:

上等军官有三:第一级是正都统,对应之前的提督,官阶从一品;第二级是副都统,对应之前的总兵,官阶正二品;第三级是协都统,对应之前的副将,官阶从二品。

中等军官有三:第一级是正参领,对因之前的参将,官阶正三品;第二级是副参领,对应之前的游击,官阶从三品;第三级是协参领,对应之前的都司,官阶正四品。

下等军官有三:第一级是正军校,对应之前的守备,官阶正五品;第二级是副军校,对应之前的千总,官阶正六品;第三级是协军校,对应之前的把总,官阶正七品。

光绪时期陆军礼服肩章和袖章(来源:《民国军服图志》)


清末新军三等九级制度,已经具备了现代军衔制度的雏形:把都统、参领、军校换成将、校尉,把正、副、协换成上、中、少,就和现在的军衔制度很相似了。为什么清末新军的军阶名字这么奇怪呢?前面说过,这是参考八旗官秩来的。都统本意是“固山额真”(八旗中每旗的最高军事长官),借用古代官称定汉名为都统;参领,即“甲喇额真”(固山额真的下级官)的汉译名。

1905年,清廷正式批准并实施了新的军官官制。相比旧制,新制度对军官的待遇、政治地位、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程度的拔高。在新制度中,没有后补军官,全是实授,不仅军官有官阶,后勤、医务、法务、文书、军乐等军佐(辅助人员)也会被授予官阶,而一旦被授予官阶,年老退休之后依然享有饷银,达到一定条件之后(正参领以下,服役满十五年,文化优秀者),还可以转业任同等级的文官。清末军衔制度初步建立。

陕西新军的军乐队


此后,清廷不断完善这一制度。1909年,在正都统之上增设了“大将军”和“将军”两个荣誉军衔(均为正一品),又设立了军士衔三级,即上士、中士、下士(分别为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军官和军衔之间,还设了一个“额外军官”的衔级(正八品),类似于准尉。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又把兵分为正兵、一等兵、二等兵。自此,清朝军衔成了六等十六级,引进并仿效西方军衔制度基本完成。

任何外国制度的引进,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必须让制度与实际情况经历磨合,彼此适应,才能渐进式的落地生根。军衔制度也一样,清王朝虽然引进西方制度,但是保留了不少本国私货,整体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事实上,清廷制定这套制度,仅供清军自己使用,并没有翻译出来广泛运用。

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朝制定的这套军衔制度,被南京临时政府有选择性的继承了。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军事制服令》,规定军衔分为六等十四级: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军队服制(来源:《民国军服图志》)


高级军官: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

中等军官:大领,中领,少领

初等军官:大尉,中尉,少尉

额外军官

军士:一等目兵,二等目兵

兵:一等兵,二等兵

不久,这一制度又做了部分调整,除了称谓变化之外,等级也变成了六等十六级:

上等军官: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中等军官:大都尉、左都尉、右都尉

初等军官:大军校、左军校、右军校

额外军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南京临时政府继承清王朝的军衔制度后,除了把称谓改得更野之外,还取消了所有品级。但整体而言,调整的步子不是很大,意义也很有限。不过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南京临时政府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干了三个月政权就转移到了袁世凯的北京政府那里。军衔制度的最后完善,是在袁世凯手上完成的。

北洋时期士兵服制(来源:《民国军服图志》)


北洋集团的统治基础是军队,袁世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军队起家的,因此他尤其重视军队建设。1912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了《陆军官佐士兵等级一览表》,10月,又颁布了《海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对陆海军将领士兵的军衔做了如下规定: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军军衔与陆军军衔相同,只是兵分五级,分别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一等练兵、二等练兵。

如果说上述改变只是将军衔的称谓与国际通用的将、校、尉接轨的话,那么北洋政府之后颁布的《陆军军官补官令》、《陆军军官补官令施行细则》、《海军军官进级条例》、《海军军佐进级条例》、《海军士兵进级规则》等文件,则对各级军衔的任职资格、授予程序、晋升年限以及推荐、考核等做了明确规定,形成了一整套严格、正规且与国际接轨的军衔制度,自此,西方军衔制度经过兜兜转转,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

北洋陆军肩章、袖章、领章(来源:《民国军服图志》)


袁世凯的使用的这套军衔制度,是参考日本军衔制度捣鼓出来的。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为建立近代化军队,引进了西方军衔制度,当时日本没有与西方军衔称谓相对应的词汇,于是找到了一些有军事或官职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如“将”、“佐”、“尉”、“士”,定为日军衔称基准,形成了日军军衔汉字称谓,确立了翻译西方军衔的标准。北洋政府参考日军军衔制度时,直接拿过来进行“汉化”后使用,效果很好,得到了各方的普遍接受和认可。

此后,尽管中国经历了多次军阀混战以及后来的抗战、内战等波折,军衔制度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但北洋政府当年制定的这套军衔制度一直被沿用了下来。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小的变动,比如袁世凯在上将之上设过“将军”、“上将军”等军衔,蒋介石设过“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但军衔制度的基本的内容和称谓没变。



值得一提的是“军衔”是个新词,清朝有过“官阶”、“品目”、“品级”、“等级”、“等差”的称谓,民国则叫“官佐士兵阶级”、“军官佐士兵等级”、“军官佐及士兵等级”、“军阶”,但似乎总是差点味道,直到1952年解放军计划实施军衔制度时,“军衔”一词才被作为术语正式确定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