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分成几大方言区,公众意见不一,五、六、七、八、九、十大方言区的说法,分别都有人主张。这主要是因为划分的精粗程度不同,各有各的道理。举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我国的菜系也分别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等提法,不用非得争个谁对谁错。网上也流传着各种版本的方言分区示意图,有的比较详细,五颜六色,有的比较简约,看着比较清爽。比如:
详细版方言分布图
炫彩版方言分区图
酷黑版方言分区图
其中,“七大方言区”在各说中占据主流地位。围绕这种分区方式,又产生了简化版:
简化版方言分区图
如果把“简化版”进一步轮廓化,就产生了“极简版”,或者叫”大饼版”(这名字是我取的):
极简版(大饼版)方言分区图
本着“大道至简”的基本理念,我们还可以对上面的“极简版”再简化处理一下,于是就捣鼓出了下面的“最简版”,当然您也可以称之为“简陋版”。先声明:第一,简化的目的是便于了解和把握全貌,必然不尽精确;第二,图上没标出海南和台湾,纯粹是出于美观的考虑。
最简版(简陋版)方言分区图
对上述几张图还必须做一些复盘,以免引起误解:
第一,民族分布≠语言分布。方言分布图严格来说应该叫“汉语方言分布图”,而方言是同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很多少数民族同胞的母语可能是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朝鲜语等,这些语言有的跟汉语沾点亲戚(亲属语言),有的跟汉语八竿子打不着(不属于同一语系)。另一方面,有些少数民族已经“汉化”得相当彻底,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完全不会讲本民族语言,比如土家族、满族、回族等。他们跟汉族基本没有区别,除了身份证信息(却仍可享受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第二,地域区划≠方言分区。同一地区往往有多种方言分布,比如虽然福建简称“闽”,福建也属于闽方言区,但福建不止通行闽方言,还有吴、赣、客家等多种方言;同一种方言也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比如川、渝、云、贵在地理上属于南方地区,但这些省市在方言分区上却属于北方方言区。(没错儿,四川话、重庆话都是属于北方方言的。)再拿菜系类比一下,北京烤鸭虽然被冠以“北京”的名头,但实际却是属于鲁(山东)菜系的。
第三,方言区是个由面到点的严密层级组织。每种方言下分次方言,继而再分方言片,直至一个个地点方言。正如我国的行政区划包含“省、市、镇、村”等不同层级。“某某话”是个混淆层级的说法,就像你把张处长、李厅长、王所长都叫做“领导”一样。科学一点来说,“湖南话”指湘方言、“东北话”指北方方言中的东北次方言、“天津话”指天津地点方言。
第四,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四分天下有其三”,是绝对的“龙头老大”。因为它分布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当仁不让地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就是说,同一个东西如果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优先选择北方方言的叫法。当然,“老大”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地盘太广,内部自然不是铁板一块,通常又按地域把它分成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四个次方言区。其中,山西话(晋语)在西北次方言中发音尤为与众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它应该“自立门户”,于是在“十大方言区”中有了“晋方言”的一席之地。
第五,七大方言中,客家方言是个“异类”。 仔细观察,其他六大方言都是以地域命名的,但客家方言不是。客家先民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在晋代、唐末、南宋等历史时期由于躲避战乱等原因数度南迁,进入南方各地定居。所谓“客家”,是南方土著对这些“外来户”的称呼。客家人虽然分布极为分散,但文化统一感极强,因此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大,四川和广东的客家人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彼此可以交谈。
第六,方言分区图里基本都不会标明普通话的位置。因为普通话不是某种自然形成的方言,而是在各方言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而合成的“半人工”语言,有人说北京人(也有说东北人的)讲的就是普通话,这其实是个误解,北京话是普通话的语音基础,因此语音语调上与普通话最为接近,当两者决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就好比说,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虽然都位于北京,但北京电视台是从属于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则是属于全国的。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加强全国交流,避免不同方言区的人对话时“鸡同鸭讲”,因此普通话遍布全国的(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区)。